3年前我發了「steam發行商介紹」系列文章,一共介紹了70個發行商 #1Xba_gzu (一)前言與2020概況 #1XbvETit (二)遊戲平台大廠篇 #1XcCfZ15 (三)其他大廠~中廠篇 #1Xccljr8 (四)日廠篇 #1XcwioGC (五)獨立遊戲發行商 #1XdGQVJX (六)結語與2021概況 之後雖然在巴哈有每年固定作一些補充 https://forum.gamer.com.tw/C.php?bsn=60599&snA=35341 PTT這邊因為爬文難度的關係就沒做年度補充,今年底應該會補一次 但從發行商角度能再討論的有限,想一想還是決定回過頭來介紹開發商, 可以視為是該系列文章的延伸,當然,有很多廠商都同時身兼開發商與發行商, 因此已經在發行商介紹過的,原則上就不重新介紹 不過相較於發行商,開發商數量更是多如牛毛,要挑出介紹對象並不容易, 考慮到找資料及篩選的難度,我一開始設定了幾個參考條件 1.steam上面有遊戲(不然我在這邊講幹嘛) 2.有10年以上歷史 3.至少有3個以上具充足知名度的作品 4.近5年仍有作品問世 5.可認為目前仍現存 不過寫到中間有放寬標準,所以有些可能沒完全符合標準 本來還有一項 6.原則上不介紹由發行商建立的子工作室/第一方工作室,只介紹曾經獨立過的工作室 不過後來想想,當遊戲移植到steam時,第一方與否就不重要了, 而就算以發行商角度,有些成立沒多久就被大廠收購的, 實際歷程跟大廠自己新開的子工作室也沒差多少,那乾脆連這點也放寬 這篇文章本來是打算在去年底就要開始連載,但去年底工作太忙寫不完草稿就拖到今年, 一開始預定介紹的開發商數量大約25-30個,後來逐漸增加,到現在都還沒確定最後數量 我努力看看能不能湊到50個,預計在今年底以前分6-8篇慢慢連載 也因為時間隔太久,有幾篇寫作風格可能差蠻多的,盡量在調整中 在介紹遊戲時,為了方便理解該遊戲的成就性,我會大量運用metascore, 怕有人真的不知道這是什麼,保險起見還是說明一下, 這是2001年推出的Metacritic網站,匯集多個雜誌、網站等評論, 像是IGN、gamespot之類的評分所得到的平均分數, https://www.metacritic.com/ 雖然分數仍然會受到主流評論網站影響(例如最後生存者2的metascore是93), 而且一律換算成100分為滿分,也使得某些給分落差會特別大 例如4/5星會被視為80分,在分數呈現上就會明顯低於9/10的給分 但相對來說參考性較單一網站的評分來得高,也常被業界採用做為參考依據 只是早期(2000年以前)或不夠有名的遊戲仍然很容易缺乏評分 另外許多老牌開發商,近幾年都正被捲入DEI相關爭議中, 在關於評價差等「原因」的討論上會略加淡化,也希望不要在這引戰 主要資訊來源仍然是google+英文wiki來的,額外查證有限, 也可能因為網頁機翻產生錯誤的理解,所以如果有明顯錯誤的部份敬請指正 在發行商的時候,我把重點放在發行的遊戲跟價格等策略, 而在開發商這系列,除了做出了哪些遊戲及相對客觀評價外, 我主要會著重於,在發行商那時沒有太深入探討的「IP」這個概念 近年來文創產業很喜歡使用的這個名詞, 其實就只是智慧財產權(Intellectual Property)的縮寫, 但在商業討論上有著更複雜的含意, 在遊戲業界,最常被討論的是通常是 誰擁有這個遊戲系列的販賣、改編、續作製作等權利 對玩家來說,某些著名遊戲或許可以與某間開發商, 甚至某位遊戲製作人的團隊劃上等號,但現實卻不見得是如此 要注意的是,絕大多數的遊戲都是集體創作, 只有少數是真的只靠一人做核心部分的, 功勞是否能夠歸於特定人物,仍有著一定爭議性, 雖然包括我這系列文章在內,仍會有這樣描述的傾向 舉個例子,潛龍諜影(Metal Gear)系列,是小島秀夫在KONAMI公司任職時製作的遊戲, 但當他從KONAMI被離職後,就不再具有製作潛龍諜影IP作品的權利, 而持有IP的KONAMI公司,則可以做出像METAL GEAR SURVIVE那種不知所謂的作品, 並繼續合法使用Metal Gear的名稱 在傳統「開發商-發行商」的遊戲業界常態下, IP常會在合約簽訂時被歸屬於發行商而非開發商, 也常有發行商為了取得IP權,而將開發商併購, 或是經由正式流程把IP賣給其他公司的情況,一些知名作品IP,中間甚至轉過好幾手 更別說像上述那種公司內部團隊製作的遊戲,IP權大多都是屬於公司而非製作團隊擁有 所以會看到很多已離職的知名遊戲製作人, 做出很像之前作品的東西(精神續作),但不能使用原先系列的名字 反過來,也有一些人在建立新的公司後,輾轉透過其他方式, 把IP擁有權,或是單純把製作新作品的授權買回來 這類的故事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會看到很多 當雙方白紙黑字寫得沒那麼明確時,雙方鬧上法庭或是故意興起訴訟也是很常有的事, 以國內來說,像是原本在智冠旗下做出《武林群俠傳》的河洛工作室, 獨立並製作出《俠客風雲傳》後,就曾被智冠告侵權, 遊戲2015就發行,訴訟卻一直拖到2023才結束 前言就到此結束,從下一篇起, 將會以「主要製作遊戲類型」為主,去分批介紹這些開發商 第一篇會是FPS篇 最後慣例的放個AI意象圖,概念是來自盒裝遊戲一大盒的那個年代 https://images.plurk.com/7v3gwfgCt5DycI6tXx2z5m.png
-- 我的歷年steam新品節試玩評測追蹤 https://go.shr.lc/3phLCFX 我的遊戲庫遊戲評分與進度消化 https://go.shr.lc/355X68o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-club.com.tw), 來自: 36.238.155.216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-club.com.tw/Steam/M.1731589788.A.B05
stkissstone: 認真推 11/14 21:32
laa325770: 好文推推 11/14 23:19
a2492409g: 推 11/14 23:51
tuboshu: 推好文 11/15 00:03
qallen: 盒裝遊戲一大盒,美好的年代。 11/15 00:13
Chiason: 我哥上包養網被我抓包.. 11/15 00:13
dogluckyno1: 推推 11/15 01:05
Rainning4545: 推 11/15 05:20
wacoal: 認真文 推推 11/15 12:18
NineGon: 很大的標題,先推一下 11/15 13:57
thedogwoof: 推,認真好文章 11/15 15:26
Markell: 有人包養過洋鬼子嗎 11/15 15:26
articlebear: 推 這題目好大 11/15 22:20
thisgo: 推用心+分享 11/16 13: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