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ejsizmmy (pigChu)
標題Re: [分享] 空軍想採購1038輛皮卡車
時間2025-06-30 08:54:02
※ 引述《sfsm (有初老症狀的鹹魚)》之銘言
: 現在工業已經不談Just In Time了,
: 因為早在20多年就是公認的詐欺。
: 用“詐欺”形容是過分了點,應該說是“過度美化”...
: 簡單說Toyota只是把倉儲成本轉移給下游廠商,
: 因為因為JIT說的好聽,
: 不管是「及時生產」還是「看板管理」,
與你說得相反,
現在絕大部分的工業及製造業甚至是商業都是走JIT方案居多
工廠從原本的「生產-庫存」原則變成了「訂單-生產-鋪貨」原則
什麼東西的生產都是要看業務接到多少訂單有多少需求而定,並不會主動生產無需求的量
同樣的,工廠的料件也會有去化問題,所以每次都會Review生產時的料件用量以及庫存的去
化
這也是為什麼主流科技業到工業製造業看得都是「訂單」再來看產量,而不是「自己能生產
的能力」
就算維修體系用的是同一個料件,但是那是維修體系,跟生產的工廠是兩件事,這些事情在
一開始就會規劃好,工廠的料由工廠叫,保養廠的料由保養廠叫,各自確認好需求量而不是
工廠跑回去看保養廠剩多少零件,也不是保養廠動不動就跑去跟工廠叫料(絕大部分零件都
是走這個原則)
最多就是保養廠會跟工廠下需求的生產料(很少,這種只有本公司能生產的料其實很少),
定期統計一下每月/季或年需求量,固定再生產該需求量就好。
這類原則從生產製造業到科技業基本上都差不多,除了一些比較傳統的產業不然都是這樣以
訂單為原則生產訂單量為準。
再來說到零售業商業等事情
你可能沒去過光華不過我說一下大概情況,
有些比較熱門的東西會搶會庫存之外,其他比較沒有的東西如果你問老闆老闆會給你兩種回
答:
1. 這個我要另外叫,要一兩天哦你要不要換OOXX現在就有?
2. 你等我一下(老闆消失好幾分鐘),從一個地方出來說:這個給你,價格這樣你看接不
接受(按一按計算機給你看)
為什麼?因為只有熱門商品才會主動叫其它除非你要買不然他不會有庫存
回到最大的零售業
台灣的賣場模式從原來的萬克隆演變為後來的家樂福模式
原則上現在台灣的大賣場不去以自己經營去購入商品再轉賣(萬克隆就是自己經營商品庫存
跟銷售的),而是讓各廠商各自上架銷售為主(家樂福就是這樣,也就是為什麼每次有什麼
事情都是廠商急眼跑過來要搬貨)
也就是說,現行的大型商場也大多是「供貨商直供模式」,包含零售業也大多是一樣的原則
,大幅度減少商業庫存的壓力。
所以,從工業、製造業到商業都還是看得到JIT的影子,並不是你說得「過度美化」才對
----
Sent from
BePTT on my Xiaomi 2407FRK8EC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-club.com.tw), 來自: 49.218.144.23 (臺灣)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-club.com.tw/Military/M.1751244844.A.D47
推 rtwodtwo : 連鎖量販多的是自有品牌 而且去即期區就會看到大量 06/30 09:33
→ rtwodtwo : 已買斷的貨品等著出清 那些都有掛帳的 別說量販 三 06/30 09:33
→ rtwodtwo : 商行體系的美廉社也是一堆自行進口的貨品 直供當然 06/30 09:33
→ rtwodtwo : 有但不是多數 尤其在拼價格的連鎖量販店 06/30 09:33
推 kiyoshi520 : 補充一下,雖然我做開發不過以待過系統廠經驗, 06/30 09:35
推 xayile: 包養網到底在紅什麼? 06/30 09:35 → kiyoshi520 : 客戶下單會下固定量的單也會有預估單。 06/30 09:35
→ kiyoshi520 : 產線跟料件就依每月固定產量備好跟下單, 06/30 09:35
→ kiyoshi520 : 有產線同事就是在追這些料件到貨時程。 06/30 09:35
→ kiyoshi520 : 若客戶要追加也是一兩個月前就要下單, 06/30 09:35
→ kiyoshi520 : 而且產線調整跟備料都要時間。 06/30 09:35
推 cazo: 有人被包養嗎 06/30 09:35 → kiyoshi520 : 預估的單則是做為調整的彈性依據, 06/30 09:35
→ kiyoshi520 : 雖然很多持候是芭樂票。 06/30 09:35
推 features : 零售部份不是這樣,寄賣大概就全聯 06/30 09:45
推 roy2142 : 雖然這主題是看的覺得很有趣啦 但感覺再下去就會離 06/30 10:20
→ roy2142 : 題成商管在吵架 xd 06/30 10:20
推 izilo: 求包養...管飽就好XD 06/30 10:20 推 mudmud : 多謝解釋 06/30 11:01
推 ru04hj4 : 零售不一定 06/30 11:44
推 ru04hj4 : 好賣商品 是別人求上架 06/30 11:45
→ ejsizmmy : 我知道自有品牌的情況 06/30 12:19
→ ejsizmmy : 工商時報今年一月的新聞 06/30 12:19
推 SEDAP: 阿姨!我不想努力了(求包養) 06/30 12:19 → ejsizmmy : 自有品牌最多的好市多也只到營收占比30% 06/30 12:20
→ ejsizmmy : 美聯社20~25%,家樂福20%(其中九成為食品) 06/30 12:22
→ Hazelburn : 抱歉 我真的覺得JIT就是一個凹爛供應商的垃圾 06/30 12:55
→ Hazelburn : 小公司這樣玩就是找死 06/30 12:55
推 TUZom: 有沒有富二代要包養我 06/30 12: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