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 a1379: 1/2正確率 通常我們叫做猜硬幣 01/26 07:33
→ a1379: 不要小看腦擴啊 很厲害的 01/26 07:33
推 ijchen: 曲目的問題 有些流行曲在低音質反而糊得更"好聽"啊 01/26 07:41
推 willsonlee: 燒很猛烈 推 01/26 07:43
推 Frank148237: 猜無損真的很難,我覺得曲子要越雜,越多伴奏的部分 01/26 08:08
→ Frank148237: 跟極高音的部分比較好辨認,所以我一堆曲子猜不到.. 01/26 08:08
推 k5648550577: 喜歡小編制樂團的話...Grado GS2000e大概不用有您這 01/26 08:45
→ k5648550577: 組的一半建置成本就有更好的表現吧?可以試試看,而 01/26 08:45
→ k5648550577: 且還能大編制通吃。 好啦,我只想推Grado... 01/26 08:45
推 hydeless: 一起去吃阿嬤的錄音混音本來就普通,那兩個妹紙都馬小朋 01/26 09:01
→ hydeless: 友,我聽24/96都覺得還好了 01/26 09:01
→ hydeless: 羅莎單飛這首一樣維持水準而已,不是你木耳 01/26 09:02
→ verdandy: 音質不是單純看位元率、取樣頻率。錄音器材、空間、技巧 01/26 09:06
→ verdandy: 和後製混音都有很大的影響。 01/26 09:06
推 CactusFlower: 混音佔最終音質非常大的比例 01/26 09:15
推 hydeless: 一樣二零七七原聲帶,Artielle Sitrick化名REL的那首夜 01/26 09:15
→ hydeless: 城,錄音混音音質都比一起去吃掉阿嬤的作品好很多,沒 01/26 09:16
→ hydeless: 辦法人家人紅人正音樂好聽,錄音混音不用發燒沒關係 01/26 09:16
→ verdandy: 所以像古典樂的錄音都很強調是在哪個廳,哪個Label處理 01/26 09:18
→ verdandy: 的 01/26 09:18
→ gameguy: 發燒幾年的心得,都便宜賣掉剩真無線耳機,GG 01/26 09:40
推 pcjustin: 沒事,我也木耳,但不影響我買東西 01/26 09:46
推 m2285256: 少數只剩mp3找不到無損音源的歌,播放效果出奇的好 01/26 09:58
推 theshape87: 拿古典來測差距應明顯很多,樂器多時低碼率的聽得糊 01/26 10:57
推 ozyamazaki: 我發現燒友分兩類 一類為同套系統去聽有損無損的差異 01/26 11:55
→ ozyamazaki: 另一類為用自己喜歡的歌去分析不同系統的呈現 01/26 11:55
推 hydeless: 用發燒的器材去聽不是發燒取向的歌本來就是為難自己 01/26 12:05
→ hydeless: 很多人就是聽太少音樂才會糾結奇怪的點 01/26 12:06
推 Amulet1: 位元率聽不出來正常,現在都 01/26 12:08
→ Amulet1: dac都馬內建升頻 01/26 12:08
→ Amulet1: 喜歡dac的升頻演算法的話320k跟無損你很難用好不好聽區 01/26 12:11
→ Amulet1: 分 01/26 12:11
推 sleep30hours: 額......那些Mercury、Telarc之類的發燒片才是少數 01/26 12:15
推 clurinzler: 2077那首的192感覺是升頻上去的 01/26 12:15
→ clurinzler: 流行樂用原生192/24去製作的我印象中沒幾首 01/26 12:15
→ sleep30hours: 吧?用發燒的器材聽不是發燒取向的歌很正常啊。 01/26 12:16
→ clurinzler: 都花這麼多錢了還只能聽發燒音樂也太苦 01/26 12:18
→ clurinzler: 我歌單都油歌還是很開心啊 01/26 12:18
→ clurinzler: 後製不錯的油歌用好設備聽起來也是很好聽 01/26 12:18
推 farkforlice: 花錢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不是本來發燒的初衷嗎?… 01/26 12:27
推 deathy: 猜東猜西太累了,知足常樂 01/26 12:27
推 CactusFlower: 我也用發燒器材聽油歌 但我不是只聽油歌 所以我很清 01/26 12:31
→ CactusFlower: 楚油歌的後製極限在哪裡 當要認真聽器材時 我絕對不 01/26 12:31
→ CactusFlower: 會拿油歌出來 也不會說我能從裡面聽出什麼豐富的音 01/26 12:31
→ CactusFlower: 場或定位 興趣歸興趣 技術歸技術 我兩邊都聽得很開 01/26 12:31
→ CactusFlower: 心 但我也分得很開 01/26 12:31
推 sx4152: 樓主舉例的這首歌當然沒有差異 01/26 12:35
→ sx4152: 去查查老燒友說的所謂好錄音 跟他們用來測試音響的歌單 01/26 12:36
→ sx4152: 流行樂幾乎都把響度拉到最大 壓縮差異小 01/26 12:37
→ sx4152: 動態差異非常大的音樂 音質差異會更明顯 01/26 12:37
推 Pixmi: 要不開一串老燒們平常拿來評測器材的歌單XD 01/26 13:23
推 verdandy: Magnificat 01/26 13:30
推 dickyjay: 也是去年去日本抱了同款黑色回來 幫推 01/26 14:27
推 yys310: 320kbps mp3本來就沒那麼好分之外 兩聲道音樂常常就不是面 01/26 14:43
→ yys310: 向燒友製作的 壓縮嚴重 01/26 14:43
推 hydeless: 使用標籤要謹慎,流行樂範疇太大,就跟古典一樣 01/26 14:50
→ hydeless: 古典也有爛錄音爛混音爛現場,流行樂一樣有發燒等級的作 01/26 14:50
→ hydeless: 品,不要用大標籤用小標籤用藝人專輯去討論比較有意義 01/26 14:51
→ hydeless: 但是油歌決大部分都是不及格的錄音混音甚至樂器演繹 01/26 14:51
→ hydeless: 那這部分牽涉到感興趣的內容,音樂的性取向性癖好等等 01/26 14:52
→ hydeless: 當然用發燒的器材也就是板上討論90%的東西去聽油歌沒有 01/26 14:53
→ hydeless: 任何問題,但就缺乏普偏性能夠理解的鑑別度 01/26 14:53
推 hydeless: 但接下來就就會討論所謂「藝術性」的問題已歪樓 01/26 14:58
推 yys310: 鑑別度 Tracy Chapman's "Fast Car" 01/26 15:00
推 luke417: 錄音好壞&系統對曲風詮釋的適性不同 01/26 15:22
推 a5401920: 其實錄音跟系統處於一個辯證關係,好的系統能夠重現「好 01/26 19:11
→ a5401920: 」錄音(什麼是好可以再討論),好錄音也能幫助發現好系 01/26 19:11
→ a5401920: 統,甚至一些原本認為是好錄音,再系統升級後,會被認為 01/26 19:11
→ a5401920: 是爛錄音。 01/26 19:11
推 a5401920: 如果我們把好錄音理解成,重現現場的錄音。也就是說盡量 01/26 19:20
→ a5401920: 不要刪減現場的資訊或額外添加現場沒有的資訊。 01/26 19:20
→ a5401920: 而檔案的大小則是作為資訊的載體,舉例而言:錄音資訊是 01/26 19:20
→ a5401920: 水,檔案是杯子。 01/26 19:20
→ a5401920: 對於刪減資訊的爛錄音而言,水就是那麼多,你把他換到大 01/26 19:20
→ a5401920: 的杯子(更大的檔案格式),當然差異不大。 01/26 19:20
→ a5401920: 相對的,把好錄音(資訊量豐富的錄音),丟進比較小的杯 01/26 19:20
→ a5401920: 子裡(例如:mp3格式),那就可能導致資訊量被壓縮,進 01/26 19:20
→ a5401920: 而影響聽感。 01/26 19:20
推 PhonexH: 推心得分享~好耳機好耳擴 01/26 22:10